Part1
商業街設計要點
步行商業街景觀是街道路面,街道設施和周圍環境的組合體,也就是人們從步行商業街上看到的一切東西,包括鋪地,標志性景觀 (如雕塑、噴泉),建筑立面,櫥窗,廣告店招,游樂設施(空間足夠時 設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植物配置和特殊的街頭藝術表演等景 觀要素。
步行商業街景觀設計就是將所有的景觀要素巧妙和諧地組織起來的一種藝術。
景觀是自然和人類社會過程在土地上的烙印,它不是純粹的自然空間,而是復合的。步行商業街景觀有別于其他的景觀,它是動態的四維空間景觀,具有時空連續性的韻律感和美感。
步行商業街把街內外不同的景點組成了連續的序列,同時本身又成為景觀的“視線走廊”和“生態走廊”。
景觀設計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技巧、充足的市場信息及跨學科知識,研究人的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及心理等要求,從形式美感、空間美感、時空美感和意境創造中去進行步行商業街景觀設計。
Part2
商業街景觀設計原則
01 | 人性化原則
步行商業街具有積極的空間性質,它們為城市空間的特殊要素,不僅是 表現它的物理形態,而且普遍地被看成是人們公共交往的場所,它的服 務對象終究是人。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鋪裝、小品的設備都應具有人情味。
02 | 生態化原則
生態化傾向是21世紀的一個主流。步行商業街中注重綠色環境的營造,通過對綠化的重視,有效地降低噪聲和廢氣污染。
03 | 善于利用和保護傳統風貌
許多步行商業街都規劃在有歷史傳統的街道中,那些久盛名的老店,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筑,猶如歷史的畫卷,會使步行商業街增色生輝。在這些地段設計步行商業街時,要注意保護原有風貌,不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如:南京夫子廟商業街、天津古文化街等都屬于這種性質。
04 | 可識別性原則
構成并識別環境是人和動物的本能。可識別的環境可使人們增強對環境體驗的深度,也給人心理上產生安全感。通過步行商業街空間的收放,界面的變化和標志的點綴可加強可識別性。
05 | 創造輕松、宜人、舒適的環境氛圍
步行商業街是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人們出入商場,忙于購物和娛樂,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緊張情緒,通過自然環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緩解這種緊張情緒,創造輕松、宜人、舒適的環境氛圍。
06 | 尊重歷史的原則
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形態,避免大填大挖,因為自然形態具有促進人類美滿生存與發展美學特征。
07 | 視覺連續性原則
步行商業街線形和空間設計具有從步行者步行的角度來看四維空間外觀,且應當是順暢連續的、可預知的線形和空間。
Part3
商業景觀五元素
01 | 路面鋪裝
商業路面鋪裝設計是城市商業步行街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充分體現個性化原則,營造其獨有的魅力特色。
路面鋪裝的材質、色彩在設計中的合理應用和規劃,作為一種景觀,可以美化商業街的步行環境,為商業街的整體氣氛增色添彩,使購物者擁有輕松、自在、休閑的購物氣氛。
02 | 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設計是景觀中的點睛之筆。通常來說,小體量、色彩單純的裝飾物對空間有點綴“提亮”的作用。
景觀小品在商業空間環境中的表現種類有很多,具體包括座椅、指示牌、燈具、垃圾箱等實用性小品;還有雕塑、壁畫、珍玩、吊飾裝置等突出文化和氛圍的美化性小品;甚至還有健身房、游戲室等服務性體驗設施。
03 | 水體景觀
水體景觀也是購物中心里最具生態意義的要素,是景觀元素中形態及營造方式最多樣的一種方式,運用水體不僅可以軟化生硬的鋪裝,還能增加景觀的觀賞性及互動性。
04 | 燈光
景觀燈作為購物中心設計中重要組成部分,景觀照明是指既有照明功能,又兼有藝術裝飾和美化環境功能,其以多變的造型、絢爛的光色與不同的亮度打造出宜人的景觀氛圍。
05 | 植物配景
綠化是購物中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除了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之外,還有利于凈化空氣、降低噪音、調節小氣候的作用,給人們帶來身體上的舒適和心情上的愉悅。
Part4
經典商業景觀案例
曼谷Mega Food Walk
Mega Food Walk是Mega Bangna一個擴展的半戶外擴展區。項目包含一個美麗的景觀庭院,一個休閑圓形劇場和一個通往極富活力的餐飲商業空間的體驗步道,將游客帶入充滿活力的餐飲商業空間,在舒適的小氣候環境下擁有一個愉快的體驗。
▲景觀設計圖解
步道內的小氣候由景觀設計和創新工程整合控制,形成了頗為美妙的水景。
下沉的廣場空間,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由實木制成露天劇場座位都能給游客提供舒適的落座體驗與視野。
景觀設計形成了一個非常具有互動性和體驗性的空間,它鼓勵游客與其材料設計進行接觸。
▲兒童互動式水景裝置
伊斯坦布爾Zorlu中心
Zorlu中心是伊斯坦布爾商業中心最重要的投資,是與周圍環境無縫連接的一個獨特的項目。
由于其幾何表面,景觀屋頂——也就是所謂的“外殼”,是項目中最重要的部分,項目中的整個大樓似乎被包裹在一片綠色植被里。
新加坡豐樹商業城二期
豐樹商業城的1期主要是辦公大樓,而2期原先是一些倉庫建筑。
為了滿足新加坡日益增加的商業用地需求并且滿足商業城和周圍小區的公共休閑需求,考慮到全局的規劃,全新升級的二期建筑被安置在場地的北端,從而使位于一期和二期中心的寬闊開放空間成為一個共享式的戶外活動場所,同時以綠色植物替代建筑原先的硬朗表面。
為了與附近的肯特崗公園之間形成一條生態走廊,設計師在停車場建筑的樓頂打造了一個大型的“森林生態系統”作為迎接場地以及1期與2期工程的交匯處。
這些層疊的屋頂平臺的平均土壤深度為1.8米,以確保森林的后期生長。在本次開發中,70%的場地均覆蓋以綠色植物。
在對大面積綠色植被的管理中,設計師設置了一系列小丘,不僅能夠抵御暴雨,還能夠使較為平坦的地面變為富有動態的空間,以容納各種各樣的活動。
圓形的綠色露天劇場被設置在場地一角,作為舉辦特殊活動或表演時的集會場地使用,在平時則用作安靜的休息空間。